胳膊肘往外拐?连外国人都钟爱的中国轮胎,国人为啥就是不感冒?
国产轮胎一个在海外市场叱咤风云、备受追捧的网红,在国内市场却遭遇冷遇。
数据显示国产轮胎出口量连年攀升,产品远销180多个国家和地区,甚至在欧美发达国家也拥有超高人气。
反观国内市场,国产轮胎的份额却不足三成,高端乘用车市场更是被国外品牌所垄断。
究竟是什么原因,导致国产轮胎在海内外市场的境遇如此迥异?
冰火两重天的境遇
近年来中国轮胎产业发展迅猛,年产量和出口量双双跃居世界第一,据海关数据显示,2024年我国轮胎出口量达9.32亿条,同比增长5.2%,出口额更是高达1645亿元人民币。
放眼全球中国轮胎产品远销180多个国家和地区,从非洲到中东,从东南亚到欧美,无不留下它们的身影。
在欧美市场,中国轮胎同样表现抢眼,英国某轮胎行业杂志的调查显示,超过半数英国车主的首选是性价比极高的中国轮胎。
与火爆的海外市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国产轮胎在国内市场的冷遇,尽管中国汽车保有量逐年攀升,轮胎需求旺盛,但国产轮胎的市场份额却始终难以突破30%。
特别是在中高端乘用车市场,国外品牌更是占据了绝对优势,国产轮胎处于边缘化的尴尬境地。
国产轮胎在祖国大地上却遭遇离乡背井的命运,这样的局面不禁让人感到费解,其中究竟有哪些原因?
品质与性价比的双重优势
面对国内市场的冷遇,国产轮胎企业并没有气馁,他们深知要赢得国内消费者的信赖,关键在于提升产品品质和性价比,于是一场轮胎品质的革命悄然兴起。
走进玲珑轮胎的实验室,只见工程师们正在对新研发的轮胎进行严苛的测试。
从抓地力到耐磨性,从湿滑路面制动到高速行驶稳定性,每一项指标都经过反复测试和优化。
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做出品质一流的好轮胎,让消费者放心使用,玲珑轮胎的研发部长王刚说。
事实上经过多年的发展,国产轮胎的品质已今非昔比,不少国产品牌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了自主创新,轮胎的安全性、耐用性、操控性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。
在权威机构和媒体的测试中,国产轮胎频频刷新纪录,甚至在某些性能上已经超越了国外一线品牌。
国产轮胎的品质真的很不错,我用了几年感觉比原装进口的还耐磨,北京的出租车司机老张由衷地说,品质的提升,让国产轮胎收获了越来越多国内消费者的认可。
除了品质过硬,国产轮胎的另一大优势在于性价比,以中高端乘用车轮胎为例,国产品牌动辄比国外品牌便宜三分之一到一半。
凭借高品质和高性价比的黄金组合,国产轮胎正在国内市场异军突起,Wind数据显示,2024年国产轮胎在替换市场的占有率已经超过40%,呈现快速增长态势。
国货的先天不足印象正在被打破,国人对自主品牌的信心也在不断提升,国产轮胎要彻底赢得国人的芳心,仅靠品质和性价比还不够,更需要直面国人根深蒂固的心理障碍。
那么在遇到这种难题后,国产轮胎又该何去何从呢?
国货情结的桎梏
国外的月亮就是比较圆,这句戏谑的老话,道出了一些国人盲目崇洋媚外的心理。
在轮胎消费领域,这种心理障碍尤为突出,不少消费者认为,国外品牌代表着高端、高品质,而对自主品牌则抱有先入为主的偏见,认为国货就等同于低端、低质。
甚至有些人国产轮胎还是有些担心,毕竟安全最重要,进口货感觉更靠谱些,一位私家车主的话,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的想法。
虽然国产轮胎的品质已今非昔比,但在有些消费者眼中,国货的标签却似乎难以洗刷。
这种对国货的不自信,一方面源于过往国产品质参差不齐留下的阴影,另一方面也与国外品牌长期以来的营销洗脑密不可分。
通过大规模广告宣传和品牌营销,国外轮胎品牌早已在国人心中树立了高大上的形象,相比之下国产品牌在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,难以与之抗衡。
更值得警惕的是,一些别有用心的媒体和自媒体,为了博取眼球,经常会放大国产轮胎的个别质量问题,而对国外品牌的问题却选择性失明,这无形中加深了国人对国货的负面印象。
心理学研究表明,消费者的购买行为,很大程度上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,品牌印象、价格感知、从众心理等,都会左右消费者的决策。
对于国产轮胎而言,要打破国人根深蒂固的有色眼镜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事实上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消费理念的升级,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理性看待国货,摒弃盲目崇洋的心态。
一些国产品牌通过品牌升级和精准营销,成功俘获了消费者的芳心,国货逆袭的故事,在手机、家电等行业已屡见不鲜。
轮胎行业能否迎来国货的春天?答案取决于国产轮胎品牌的努力,他们需要继续苦练内功,以过硬的品质和优质的服务赢得口碑。
需要加大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力度,树立国货自信,更需要与消费者进行积极互动,传播正能量,消除偏见和误解。
在品牌塑造和口碑积累的长期过程中,国产轮胎还需要做好耕耘和守望,正所谓心诚则灵,唯有以诚心打动人心,国货才能赢得信任和尊重。
那么在问题明确了之后,国产轮胎企业又是如何应对的呢?
破局之道的创新驱动
面对国内市场的重重障碍,国产轮胎品牌并没有躺平认输,而是以昂扬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念,开启了一场自我革新与蜕变的征程。
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围,关键在于创新驱动、品牌向上,创新是国产轮胎品牌的制胜法宝。
近年来国产轮胎品牌在材料科技、生产工艺、产品设计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,轮胎的环保性、安全性、舒适性等性能不断提升,产品矩阵日益丰富。
但要走向国际化也不是那么容易的,国产轮胎需要突破低端的品牌印象,就必须走差异化、高端化的发展路径,以创新塑造品牌个性和价值主张。
而赛轮轮胎通过深化与汽车厂商和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,加快科技成果转化,推出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,在行业内树立了技术领先的形象。
品牌向上是国产轮胎弯道超车的关键一棋,长期以来国产轮胎品牌在价格战的泥潭中苦苦挣扎,品牌形象难以提升。
当下国内消费正在从买得起向买得好升级,国货品牌亟需从价格导向转向价值导向,对此玲珑轮胎开出了一剂品牌升级的药方。
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、差异化的产品策略、整合营销传播等一系列举措,玲珑轮胎成功塑造了年轻时尚、科技领先的品牌形象,产品溢价能力和品牌美誉度显著提升。
值得一提的是,国产轮胎正搭上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快车,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加速发展期,动力电池、电机等核心零部件都在加快国产化进程。
轮胎作为新能源车四大工艺之一,市场前景同样广阔,一些国产轮胎企业敏锐嗅到商机,纷纷加大与自主品牌车企的合作,通过 OEM 配套和售后服务,实现协同发展、共同进步。
结语:
透过国产轮胎海内外迥异的命运,我们看到了民族工业发展的缩影。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,国货要实现弯道超车,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,任重道远。
对国货而言,创新是第一动力,品质是生命线,品牌是立身之本,唯有不忘初心、坚守匠心,以创新之力、品质之基、品牌之魂,方能铸就国货新辉煌。
上一篇:没有了! | 下一篇:同样是14多亿人,为啥中国全世界到处买粮,印度还有余粮出口? |